一公局
|
2021-02-10
|
乌江河里,船只穿梭湖面泛开波澜,清澈的水面映出乌江特大桥高高耸立的墩柱。虽临近春节,但此时的乌江特大桥建设现场,从清晨到深夜,16台塔吊开足马力,500多名建设者正上演着大桥施工的“速度与激情”。
四公司贵州德余6标项目部承建的乌江特大桥为全线控制性节点工程,全长1834米,主桥跨径504米,是世界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,目前已成功架设第一跨40米T梁。“常规项目可能要花上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干完的引桥施工,我们却要在半年左右拉通引桥,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,也是难得的机遇。”面对半年左右要拉通乌江特大桥引桥的节点目标,项目负责人王志金信心十足,表示项目一定能完成4月底拉通南北岸引桥的重大节点目标。
“白+黑”,施工不停歇
乌江特大桥北岸为25跨40米T梁桥,南岸为8跨,墩柱高达93米。现场地形为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形,场地狭小,施工组织规划实施困难,实施过程中存在垮塌、滑坡等地质风险。临近的春节,加上当前凝冻的天气,更是给施工建设增添了不少挑战。
为保障大桥建设快速推进,项目领导班子无论风雨,每天都会到工地蹲点,查看施工进展,及时调整施工工序。白天机械轰鸣,推进全面施工,晚上挑灯夜战,抢抓工程节点。乌江凌晨时的雾蒙蒙和的夜晚时的凉风袭人,对于一线建设者来说,从一开始的新鲜到现在早已习以为常。他们放弃了休息日,主动加班加点,日夜坚守。有时夜班实在困得受不了,就在车里或者直接蹲在地上补个眠,精神恢复一点之后接着干。这样高强度的工作,却没有一个人叫过苦、喊过累。
项目“蓝马甲”小队也成了乌江边的一道靓丽风景。冬日里,他们同样不知疲倦,将滚烫的饺子、厚厚的大棉袄、甜脆的苹果送到一线建设者手里。“吃着饺子、喝着热汤,干活儿更得劲儿了!”现场技术员许万里开心地说道,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念,无论如何也要抢在时间节点上把引桥的下部结构基础施工干完,为接下来的主桥施工打好基础。
打通“阻点”,把握项目进度
“为把握项目进度,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,做到计划到天,责任到人。”王志金说。眼下的德余6标,一到晚上,项目会议室里都是灯火通明,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员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准时召开调度会,大家汇报各自的工作进展,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。
为快速完成引桥下构施工任务,四公司自主研发的“造墩机”在高墩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每天3米速度已成为常态。德余6标项目还成立了辊模施工专项青年突击队,由项目管理人员及工点技术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帮扶,打通施工“阻点”。施工队负责人刘豪的家乡就在北岸施工地域凤冈县,为了早日结束墩柱施工,他从进场之初到现在都未曾踏进过家门。“项目施工地形环境复杂、天气多变,我们能顶着巨大的压力,把不可能完成的节点目标变成可能,还是很有成就感的。”刘豪说,冲刺今年4月引桥拉通的目标,大家“志在必得”。
保障现场材料周转,也是项目攻坚时期的是重中之重,特别在年关这一紧要关头,更不能出现“断供”的情况。“北岸的砂石料马上到位”“左幅30号墩还需要2块承台模板”……到了饭点,还能听见物设部徐磊与供应商打电话确定物资运输情况。徐磊说,材料必须得跟上进度,但这个供应的过程却并不容易,由于项目沿线道路时常有滑坡、塌方,他没少为此头大。后面经过与航道管理部门对接,确定了借助乌江航道输送物资,两岸的运输“生命线”终于打通。
绷紧“安全弦”,筑牢施工防护墙
大干期间,现场施工塔吊16台、25吨吊车6台,频繁的吊装作业,安全风险极高。项目安全总监白向龙每天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。南北两岸5公里的施工段,他每天带着3名安全员来来回回要走上好几趟。大到墩柱的缆风绳,小到一颗螺丝钉,他都不会放过。
项目还制定夜间安全巡查制度,由项目领导班子每天对夜间施工作业点进行安全巡查。此外,建立了“安全管理微信群”,所有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不同部位施工情况,共享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或问题照片,形成“齐抓共管”的良好局面,保障安全生产。
这个春节,四公司德余6标项目全体干部职工和工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尽量就地过年。在项目党员干部“点对点”与各协作单位走访帮扶后,截至2月9日,项目部分管理人员以及现场180名工人决定春节留守。“我是新生,我家又是东北的,今年我留守吧。”现场技术员汤泽炫跟项目副经理曾国胜“自荐”。为了让留守职工在工地上过一个平安年,项目部统一为全体职工和一线工人进行了核酸检测,让大家能安心留守、安全过年。
“很多员工和工人选择春节就地过年,一开年,我们就可以马上掀起新施工高潮了。”王志金说, 乌江特大桥是全线的重重之中,是一公局集团的特大桥品牌,项目全体建设者必须全力以赴。
(饶南南 欧其锦)